勁賺女人錢:大數據揭示亞洲女性有錢、有權、愛網購
世界上有兩種人,就是男人和女人,如果這樣簡單的以為女性佔據了50%市場消費就錯了。亞洲雖然是一向比較傳統以父系為主的社會,但隨著邁向智識型社會,現今女權主義已令兩性地位相差不遠。而女性經濟能力及消費意慾在亞洲社會不斷提升,令市場關注”She” Economic這學問。在網購中如何更成功吸引這群組傾囊,我們需要深入了解她們的習慣。
女性網購研究:財務自主已成趨勢
受委託進行研究的經濟學人智庫 EIU 集合了來自中國內地、港澳台地區、印度、日本、新加坡以及韓國的 5,500 名女性網購大數據揭示了“她經濟”崛起下亞洲女性網購力量趨勢。受訪女性中 43% 位居商務要職,48% 有自己的信用卡,以往紳士為伴侶結帳的傾向已經過時,研究有 15% 女士豪爽地為伴侶的網購結帳,而著重家庭的也有接近一半為家人網購。當然愛美天性下,為自己買服飾、化妝品、為“美麗” 結帳的也有 62%。
大數據解密 亞洲女性:有錢,有權,愛網購
據 EIU 預測,2015 年亞洲零售市場預期平均增長 4.6%,達到 7.6 萬億美元,而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流動應用的大力發展,女性在整個亞洲消費市場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網購更成為推動亞洲女性消費的新興方式。83% 的受訪女性對家庭收入有所貢獻,亞洲女性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了家庭消費決策,不僅在服飾、化妝品、日用品、母嬰用品等類別,還包括電子產品、家具、旅行等高價商品類別。相比 offline 購物,近一半的女性更喜愛網購,63% 的女性每天至少上網瀏覽商品與服務一次,近 30% 的人每天瀏覽兩次或更多。超過 62% 的受訪女性大部分時間是為自己網購,而 41% 的女性在感到為自己購買過多時,出於“內疚”心理,會為丈夫、子女及父母等家庭成員買些東西作為補償。
平價正牌貨最具吸引力
女性消費不僅存在著普遍的共性,還存在著在區域、心理、文化和行為上的微觀差異。在選擇購物網站的時候,亞洲女性最看重的三大因素是:品牌(83%)、價格(83%)、正品貨物(82%)。報告發現,女性雖然看重價格,但是她們認為「質量、正品」也同樣重要,故此很多女性在尋找一種「全渠道體驗」,一邊在商店選購,一邊在手機上查看別處是不是有更好的價格、款式或尺碼。
逛網店習慣
網上逛街、衝動購買成女性網購主要特徵,亞洲女性將熱衷逛街的行為延伸到網絡上,63% 的女性表示「不管有沒有購買需求,都喜歡網上瀏覽商品」,無論所瀏覽的商品是否買得起,在網上瀏覽看看也不壞是普遍思維,然而 45% 的受訪女性表示網上逛街時會衝動購買,網店如何吸引女性消費的決定,優惠絕對是關鍵的字眼,「精選品牌、深度折扣、限時搶購」是司空見慣的做法。
購物時機
18-29 歲年齡段的女性熱衷網購的比例高達 53%,且在這個年齡段中 58% 的女性習慣在家用智能手機網購,亞洲女性更衍生出一群「晚購床族」,即是晚上時在床上網購,半數以上的 18-29 歲女性承認更容易衝動購物,因此 28% 的受訪者表示絕不讓另一半看自己的網購賬單。
多重角色=更多購買藉口
新亞洲女性既經濟獨立又看重家庭,多重角色購物的趨勢也逐漸興起,給丈夫、家人、閨蜜買點東西,由此個性化的、針對特定角色的購物體驗對於她們而言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