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人沒信心復原數據 數據遺失導致 22 億損失
企業對Backup方案可謂不太熱衷,因為這總是最耗時又對業務增長沒有關係,筆者見很多行家即使很努力遊說高層採用更安全的方案,決策人也不得要領,但最近一項研究顯示 backup 及 Disaster Recovery 對業務可持續性及數據遺失引致的問題,可以導致高達 22 億美元的損失。
三分二港企沒信心回復數據
研究由Vanson Bourne 訪問了3,300名來自24個國家、由中型至企業級公司的IT決策者,當中包括來自本港企業的125名受訪者。研究結果顯示過去十二個月內,數據遺失及系統故障令本港企業損失22億美元,而亞太及日本區總損失更達到340億美元。全球企業自2012年起的平均數據遺失量增加達400%,然而66%本港企業未有足夠信心在故障發生後把資訊復原。
數據遺失=停工兩日
數據遺失事故的數字整體下跌。但是,數據遺失的數量卻以幾何級數倍增。在香港超過一半受訪公司表示過去十二個月曾經歷數據遺失或系統故障,平均停機時間多於兩個工作天(22小時),主要損失包括員工生產力下降及業務機會流失。
未來數據保護挑戰更大
大數據、流動網絡和混合雲技術等為數據保護帶來全新挑戰,31%的企業欠缺針對新興工作負載的災難復原計劃,只有約6%針對三項業務趨勢制訂復原計劃。77%受訪企業視大數據、流動技術及混合雲的保護為「困難」。41% 主要數據儲存於各式雲端儲存,這樣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為了保護數據,不少企業採用多家服務商以應付新技術的挑戰。然而,部署多項解決方案的孤島模式可造成更大風險,全球數據顯示,從未部署持續可用性策略的企業遭遇數據遺失的機會,較有所準備的企業高出接近兩倍。但亦有企業盲目購買服務不僅花多了錢,而且問題變得複雜難解決,同時採用三家或以上廠商提供的數據保護方案的企業遺失的數據,比只採用單一廠商、採用統一數據保護策略的企業多出8.48倍。而採用三家或以上廠商的本港企業平均花費多200萬美元於數據保護基建上。
系統故障和數據遺失是不能避免的問題,沒有做足夠保護措施可帶來沉重的經濟損失。面對雲端、流動化年代,數據量急速上升,備份回復成本的挑戰越來越大, IT人應停下來並重新審視目前的數據保護方案,長遠計劃未來的需求,用戶重視接近100%的可靠性,做到零downtime需要較高災難復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