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AI 創作的音樂:如何不斷學習令電腦懂作曲?(附 AI 創作的作品)
由 AI 創作的音樂:如何不斷學習令電腦懂作曲?(附 AI 創作的作品)
作者:雷劍文(香港電腦學會軟件及系統過程改善專題小組委員)
全球最大的串流音樂服務商 Spotify 購買了法國公司 Niland,Niland 提供專業服務協助使用者找到喜歡的音樂。這看上去沒什麼特別,例如我們在 Amazon 選購 Beatles CD 時也會告訴其他人還買什麼 CD。但 Niland 是運用 AI 去理解每首曲譜,從而幫客戶尋找和推薦音樂,就好像有位音樂家在旁協助你挑選。想明白 Niland 的獨特性,很簡單,讓我們刁難一下。
有一個國際文化交流會,請來波蘭的音樂家朋友來港,主人家想在晚宴真人演奏 Chopin 風格的音樂,但他卻不要 Chopin,這才夠特別。可是這音樂怎麼找?用關鍵字「composers similar in style to Chopin」google 一下不就可以了嗎?結果找到了 Liszt!肯定不成啦,懂音樂的人一聽就知道是 Liszt 了。主人家重申說明:找 Chopin 風格的音樂,但不要別人的作品。現在,讀者們應該明白問題的難度了。
也許只有 AI 才可以處理。首先在 http://www.piano-midi.de/ 下載 Chopin Etudes, Opus 25 的 6 個 midi 檔,midi 就是數碼的五線譜。然後使用迴圈神經網路(RNN)*,用 midi 檔來訓練 RNN (如圖一)。
圖一:當第一個音符進入 RNN 後,我們期待輸出為 C,但當第二個音符進入,期待輸出為 D,如此類推,不斷訓練 RNN。RNN 就會學習音樂模式,從而產生音樂。
不斷重複訓練步驟,直至達到理想效果。下面為本人 AI 程式產生的 Chopin 風格音樂。
音樂是製作了,但版權又歸誰呢?一個電腦程式產生一個創造性的作品 – 無論是歌曲或圖畫等,該程式是否擁有版權? 首先我們要明白「人類作者」,目前版權法例,只有人類才會有版權,所以某家小鳥唱出比鄧麗君還優美的歌,它的版權是不受保護。然而,在考慮電腦製作作品的版權問題時,我們把電腦只視為工具,然後分析這製作過程是否涉及到人類創造力。
也就是說,我要保護以上這段音樂版權,我便要向法院提出證據,支援這作品有足夠的個人創造力。隨著 AI 不斷普及,版權保障的複雜程度將會是前所未及。